2014年2月27日 星期四

【Ghana Life★迦納生活】迦納小鎮:棺材亦是藝術品

一口被製成鯊魚造型的棺材。 圖片來自網絡。
 清明節前夕,去看一看很有趣的棺材製作,這事大概會有很不同的看法,但就有這麼個地方居然因棺材做得好而贏得了名聲。
 出迦納首都阿克拉,沿著海岸公路一直向東不到20公里,有一個名叫代希的海邊小鎮,這裡因製作棺材而聞名遐邇。
 在許多人眼裏,棺材是恐懼的代名詞,敬而遠之還來不及。但在代希,棺材卻被製作成老鷹、可可豆、螃蟹、聖經等各種形狀,在滿足其基本功能的同時,更成為一種文化的象徵和精美的藝術品,吸引著世界各地遊客前來參觀。
 說到代希鎮的棺材製作,就不得不提到卡內·奎木匠工坊。據說這是代希鎮最早製作特色棺材的地方,周邊的棺材匠人都是這家工坊的學徒。在一個溫暖的上午,27歲的第三代卡內·奎木匠工坊傳承人艾瑞克·阿傑蒂·奎向新華社記者介紹了奇特棺材的起源。
 他說,20世紀50年代,代希鎮周邊一位酋長向當地木匠定做了可可狀的坐床,這是酋長參加重要節日的時候使用的,是權力的象徵,可是沒等坐床完工,他就去世了。於是,族人就要求把這個坐床改成棺材,用來安葬這位酋長。這個特別的棺材一經面世立刻受到當地人好評。當時,年輕的木匠塞特·卡內·奎注意到這一現象,開始研究如何製作特色棺材。不久,卡內·奎的祖母去世,老人一輩子的願望就是能夠坐飛機旅行。為了完成這一遺願,卡內·奎親手為祖母量身定做了飛機棺材。此後,棺材生意一發不可收,可可種植農、漁夫等紛紛上門,請求製作與其職業、愛好、願望等相關的特色棺材。
 居住在代希鎮周邊的加族人是相信靈魂不死的,逝去的人將會在另外一個世界從事與生前相同的職業。於是,家屬按照死者生前願望定做不同形狀的棺材。
 “我們相信,通過特色棺材,逝者能夠在另外一個世界享受精彩,這就是我們的文化。” 艾瑞克·阿傑蒂·奎告訴記者。
 在不足30平方米的木匠工坊展示間裏,記者看到了魚、螃蟹、蜘蛛、錘子、電影放映機、聖經等形狀的棺材,栩栩如生,惟妙惟肖。而一墻之隔的工作間中,七八個學徒正在緊張工作,有的測量,有的刨光,有的打磨。
 傳承了幾十年,這裡的棺材製作仍是純手工活。艾瑞克的父親塞地說,特色棺材主要是定做,顧客提出具體要求或者給出小樣,然後木匠師傅具體設計和製作。經過設計、選材、製作、繪製等步驟,大約兩周,一個精美的特色棺材就製作完畢,價格一般在400至500美元。如果是特殊定制的藝術品棺材,則價格可能高達數千美元。
 墻裏開花墻外香。特色棺材雖然起源迦納,但卻在國外享有盛譽。近年來,在歐洲、美國等很多藝術展上都出現了迦納特色棺材的身影。代希鎮周邊的棺材工坊也成了遊客參觀的必去景點。艾瑞克及其家族製作的特色棺材已先後受邀赴西班牙、比利時、法國等地參加展覽。今年3月,他還赴意大利米蘭參加了一個設計展。
 但在迦納國內,特色棺材卻並沒有被當做創意產業或者旅遊項目推廣。塞地解釋說,一方面,特色棺材主要在加族中流行,而加族僅是迦納眾多部族中的一支;另一方面,隨著西方文化的持續滲透,迦納部族傳統文化受到擠壓,願意傳承傳統文化的年輕人越來越少。加之,國家尚處於發展階段,政府無力也無暇支持傳統創意產業。
 當問及塞地是否會讓他的孫輩繼續製作特色棺材的時候,他說:“這個事業就像一部在路上奔跑的汽車,總要有人做司機,我的父親傳給我,我傳給我兒子,我希望我孫子也喜歡做棺材,繼承下去。”

原文來源:新華網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